大滩镇位于区北部,东界马家坝、文安两乡,南接朝天镇、陈家乡,北邻陕西宁强燕子砭镇,西毗柏杨乡,幅员面积86.9平方公里。辖109组1个居委会。大滩镇名源于嘉陵江上段九井驿至羊角砭十里长滩而名。解放前的《纤夫歌》道出大滩老百姓的艰难岁月:“人在江边住,春秋不种田。长滩舟筏多,拉纤挣苦钱。从小拉到老,难饱饭食盐。两手磨破皮,腰疼腿脚弯”。大滩古道文化悠久,唐时李白经大滩留有《夜宿江边诗》一首:“秦蜀陇相接,界山高入云。远舟荡深谷,波涛雷轰鸣。临窗回旋处,门渡桑榆荫。农家爱征客,留醉赏明月。”
境内古迹众多,有太白峡、太白滩、大滩老场、甘露寺、观音飞阁、九井驿、横梁子天主教堂、回族拱北、清真寺等。
1950年建立元吉、大滩乡人民政府,属第七区(朝天区公所)治。1952年建立第十区(大滩区公所),元吉、大滩属第十区治。1958年更名为元吉公社和大滩公社,1984年撤公社恢复乡人民政府。1986年撤销大滩区公所,原大滩区公所隶属朝天区公所,新建元吉镇。1992年将元吉镇更名为大滩镇。
大滩镇地处龙门山东沿,属中山地貌,山形一般呈背斜构造,倾角均在50度左右,山峻谷深,侵蚀强烈,原绵阳地区专员韩文畦视察大滩时感叹道:“峻岭绝壁险,山高跌死鸡。家户谷边住,坡陡小路峻。滩大难养鱼,养马无人骑,东呼西岸应,晨走日落西。”
境内最高峰大寨子,海拔1552米,最低点八庙沟口,海拔560米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,年均气温16℃,最高气温38℃,最低气温-6℃。年均降雨量1000毫米,无霜期 227天。
全镇山高坡陡,土地贫瘠。有耕地28898亩,其中水田500亩,主产玉米、小麦、水稻、杂粮。林地总面积3774.1公顷,森林覆盖率32.2%,其中木本药材13公顷,青杠林210公顷。耕地等级低,在确保粮食稳定增产的同时,退耕还林,开发草场,发展畜牧,建立干果、蚕桑、木本药材、食用菌等基地。工业以开发矿产资源为主,槽子沟多金属矿(铜、铅、锌、锰、金矿)和侯家坝、梅家垭、横梁子等地的磷矿、石灰石、花岗石、玉石、荧石等都有一定开采价值。
境内交通以宝成铁路、朝阳公路为主线,基本形成了“外连乡镇,内连村组”的公路网络。有公路桥梁4座,横跨嘉陵江人行铁索桥2座,解决了嘉江两岸人民群众过河难的问题。至2005年,完成村组公路63公里,有16村57组通公路。境内有3处汽渡码头,有汽渡船3艘,解决了汽车过嘉陵江难的问题。